生物谷BIOON:近年來,我國白血病患者不斷增多,您認為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何方法能降低自身患白血病的幾率呢?
肖揚:白血病的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確,可能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1)環境污染:當年日本長崎廣島兩顆原子彈爆炸及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后,當地白血病患者10年間發病率比正常的地區高20倍以上,直到20年以后才逐漸下降,這讓科學家們認識到環境污染特別是輻射污染可能是導致白血病增高的原因之一。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目前正經歷著發達國家曾經的歷程:即犧牲環境發展經濟和GDP,人類為此付出健康的代價。空氣、土壤及水污染均可能是導致白血病增多的元兇。雖然目前我國還缺乏大樣本的白血病流行病學資料,但來自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發達地區的白血病例明顯增多,與環境因素不無關系。2)長期接觸具有放射性物質或化學制劑:如長期從事化工、電鍍、油漆、制膠、皮革行業的一線人員或長期接觸放射線的人員如不能有效防護,則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發病幾率顯著增高。家庭裝修中含甲醛的板材或含苯乙烯的油漆的材質,是國際衛生組織公認的致癌物;而一些人造大理石及花岡巖則含放射性元素氡,在密閉的環境中衰減較慢,長期接觸有致細胞染色體突變風險;另外長期使用劣質染發劑或含某些化學物質的增白類護膚品都是可能誘發白血病的危險因素。3)自身免疫力降低及反復的病毒感染:正常機體具有良好健全的免疫系統和抑癌系統,不規律的生活狀態如過勞、熬夜、抽煙、酗酒均可能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而一些疾病如反復病毒感染亦可導致抑癌基因失活以及癌基因激活。科學家甚至已明確某些白血病類型與病毒感染直接相關如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與人類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1)有關。
目前白血病尚無有效預防方法:但我們可以倡導健康、環保的生物方式來減少污染,從而減少白血病發生的可能,如家庭裝修簡潔、環保,保持居住環境通風;加強對工作及生活環境監測,家裝后可委托專業環境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從事放射線或化學有害物質接觸的人員做好個人防護;加強身體鍛煉,規律作息,健康飲食,提高機體免疫力。
生物谷BIOON:近年來,治療白血病的研究成果眾多,在干細胞治療的研究領域最讓您激動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肖揚:1965年美國科學家Thomas采用同胞供者的骨髓干細胞移植給一名匹茨堡核事故受害者獲得成功,成為干細胞治療血液系統疾病的里程碑,他本人因此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隨后造血干細胞移植在世界各國以50000例/年的速度遞增,廣泛應用于白血病等惡性血液系統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骨髓衰竭性疾病、重型地中海貧血等遺傳性疾病以及急性發射病。使超過一半以上的以前傳統方法不能治愈的惡性血液病得以根治,被認為是現代醫學的重大突破。近年來,除了造血系統疾病外,科學家利用干細胞的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特性,對干細胞在其它系統疾病的修復和治療作用和機制也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并獲得了良好效果,《科學》雜志近年連續兩次將干細胞的研究列為世界十大科學問題之首,美國20多名著名科學家聯名寫信給美國政府倡導干細胞的研究,彰顯了該領域研究的重要性,至2011年底,奧巴馬政府批準了包括《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等多項臨床研究,目前在ClinicalTrials.gov登記注冊的干細胞研究項目已超過300項。迄今為止,加拿大、美國、韓國藥品管理局已先后批準了包括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小兒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4種干細胞產品上市及臨床應用。
生物谷BIOON:骨髓移植與造血干細胞移植、臍帶血移植三者有哪些相同之處,有何不同,各自有何優勢?
肖揚:如果按干細胞來源分類,可將造血干細胞移植分為骨髓移植與外周血移植、臍帶血移植三種;其移植的干細胞分別來自骨髓、外周血、臍帶血。它們各有特點,分別適合于不同疾病的移植。骨髓移植需要采集供者的骨髓干細胞,需在無菌室進行,雖有局部麻醉,但供髓者會感覺一定痛楚,操作上也相對繁瑣。多適合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發射病等骨髓衰竭性疾病的移植。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可直接從供者外周血采集干細胞,操作簡單,造血重建快,已成為目前大多數移植醫院的主要移植方式,多適合各種白血病的移植。臍帶血移植主要從臍帶血中提取干細胞,來源和儲備方便,但干細胞數量受限制,主要用于小兒血液病移植。